放下了兩年,終於抵受不住客人的再三催促,又再拿起鑊鏟,炒XO醬。
說出來大家也可能不相信,炒XO醬本身只需要10至15分鐘,但準備各種材料就要用上一天以上。加上只能用上一定質素的食材,搜購過程又花上一星期。
在有牌食物工場內,最後幾百支XO醬是完成了。
當中最難的是什麼?說真的,就是將「辣」這個味道加入XO醬內的過程。
最傳統的XO醬本身是要加入紅辣椒的,但在180克重量內只佔5克,只是一點點的辣勁。在XO醬內的14種原材料之中,辣椒原應只是很輕微的背景音樂。在瑤柱、蝦乾的濃郁鮮味加上風乾火腿及蝦米的鹹香以外,一點點味覺上的調劑及刺激。
這就是「原味」的辣度,也就是連不嗜辣的我也可接受的「KC辣」。
但在客人在辣度的追求下,近年也唯有研究怎樣可以在XO醬的配方中「加辣」。或者大家會想:大手加入紅辣椒不就是可以了嗎?但事實不是這樣的。
XO醬的味道很講求層次,一啖入口,先吃到的是爆發的鮮甜,再來就是鹹香及「底料」的味道,最後才是辣勁。要做出這個味道上的層次,就要在炒醬下料的時間及溫度上下功夫。
也說不出花了多少時間去研究及反覆測試,最後就是這樣的:先下「乾料」,除了原本的辣椒乾,還有辣椒粉。那是找本地醬園專門製作的,用上印度產的辣椒,取其鮮香的味道。中後下「鮮料」,就是來自泰國的紅辣椒。炒到最後一分鐘,就下「濕料」,那就是辣椒油,是元朗燒賣皇后用上六、七款不同辣椒製作的。味道香辣兼備,最重要的還是跟原本XO醬的味道配合得不錯。
最後,就成了今天的版本。炒醬要好,用料當然是最重要的環節,但其實當中的火候及時間控制才是要點。可惜今天已不再開班,不然可以將我這個傳統XO醬的食譜發揚開去。
足本食譜分享:https://bit.ly/3qIEhNy
#明廚料理教室 #KCXO醬 #明廚XO醬 #XO醬
放下了兩年,終於抵受不住客人的再三催促,又再拿起...
放下了兩年,終於抵受不住客人的再三催促,又再拿起...